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亲子教育 >> 正文

亲子教育

“刷”与“晒”的心理分析

2015/10/28 9:46:21 编辑:心灵花园

  下课了,下班了,人们又情不自禁的拿出了手机,看着微信上的红色数字圈圈,忍不住便要去点开来,查看里面的信息和朋友的更新状态,你是否曾经对自己的这种状态感到困惑呢?心理专家建议,过度刷朋友圈,可能你需要警惕是否出现了心理安全感缺失哦!
  源于人们“被关注”和归属感的需要,源于自我价值和成就感的渴望。
  微信与微博是不同的,微博是自媒体,类似于讲座,一个人的被关注(即粉丝)与关注(即做别人的粉丝)是可以不同、不对等的。而微信的朋友圈是社交平台,是一对一的,可以说没有主角,也可以说都是主角,大家平等,这就满足了平民、草根“被关注”的需要、出名欲望和表现欲,满足了草根的明星梦。你有钱可以晒车、晒房,我没有钱可以晒今天我们家吃素馅饺子,大家都可以晒自己认为重要的、独有的东西。
  “狂刷”源于人们的安全需要,包括人们对安全的物质环境和情感环境的渴望。一般人总是害怕孤独,且常常厌恶孤独,一旦孤身一人或独处便觉得不安全。一遍一遍地刷,就是想看看微信里朋友圈里的“朋友们”在干什么,将自己置身于微信的环境中,就不会感到自己的孤独,这就满足了人们对安全感的需要。
  人们无聊时也需要微信,这时微信就成为人们打发无聊时光的一个有效平台。“我们看的不是微信,是避免寂寞”,有人这样说。“我无聊的时候就看微信,这样可以很好地打发时间”,有人那样说。
  “滥晒”则源于人们对被关注的渴望。尼采说,人的一辈子都在寻找重要感。威廉.詹姆斯说,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是人类埋藏最深的本性。
  人人渴望被关注,都认为自己的存在很重要。因此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晒”,自己这里一“晒”,圈里的朋友会立即收到,并且给予关注,这就无形地证明了自己的重要性。再说,“刷”与“晒”也有联系的,“刷”屏是为了看看别人在干什么,“晒”些什么新内容。看到别人“晒”那么多东西,更促进了自己“晒”的欲望,当自己“晒”了以后,百爪挠心似地急于知道别人是否已经关注,因此又赶忙“刷”屏。如此循环往复,那么宝贵的时间就过去了。
  心理学家认为,实际上,“刷”与“晒”的联系是源于不安全感与被关注的有联系,因为不安全,所以更渴望被关注。得不到关注,又加剧了不安全感。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孩子有坏脾气,可能更聪明
  • 下一个信息: 巨婴爱说的一句话,都是你的错
  • 相关阅读

      来自原生家庭的诉求模式  夫妻关系失衡是产生乱伦行为的重要诱因
      健康小孩学习好  快乐运动 健康成长
      唤醒孩子成功的愉悦感  用心理学经营婚姻情感
      如何疗愈考试焦虑  关注孩子成长的时间表
      妻子的举止为何让丈夫厌烦  妻子如何应对疑似出轨的丈夫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