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亲子教育 >> 正文

亲子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二)

2015/5/7 11:49:31 编辑:心灵花园

  这里我们应该先澄清一个概念,到底什么是创造力?
  科学家早就意识到,智商不能反映一个人全部的认知能力。上世纪40年代,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乔伊·吉尔福德(JoyPaulGuilford)设计了一个关于创造力的评测模型,关键的参数为发散性思维(DivergentThinking)与聚合性思维(ConvergentThinking),前者能产生很多个不同的想法,后者则将不同的想法整合成一个最好的结果。
  现代神经科学的研究证实,负责聚合性思维的是左脑,它凭借逻辑和分析来检测细节与过程,但缺乏一种高度、抽象的联系。负责发散性思维的则是右脑,它与直觉和非言语思维有关,具有音乐、绘画、综合、整体性和几何空间的辨别能力,能将信息的碎片组合成整体。
  当你试图解决一个难题时,大脑的第一个反应是聚焦在明显的事实和熟悉的方案上,寻找是否有现成的答案。这时主要是左脑的工作。如果答案没有出现,左右脑会同时激活。右脑的神经网络开始搜寻可能相关的记忆,为左脑的神经网络提供陌生的模式、不同的意义、更高层次的抽象。在搜寻到一个可能的关联之后,左脑迅速锁定这个念头,注意力系统从闲散状态进入高度集中状态。大脑在瞬间内将这些分散的线索组合成一个新的想法,这就是俗称“灵感迸发”的瞬间。所以,创造力既非伟大的发明,也非弹钢琴、画画,或者穿奇装异服,而是一个过程,左右脑协作的过程——它需要大脑在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之间不断转化,从新的、旧的、被遗忘的信息中产生一个全新的、最佳的结果。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每一次努力与挫折,都将内在的思维建构往前推一小步,直到你开始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
  一个经常的疑问是,创造力能教吗?  
  每个人的大脑构造不同,必然有些人天生更倾向于发散性思维,有人更倾向于聚合性思维。有一种奇怪的病叫额颞痴呆(FrontotemporalDementia),病人左脑的神经细胞大量死亡,双侧额叶、颞叶前端萎缩,逐渐丧失说话能力,无视社会规则。缺乏禁忌的结果是,他们的艺术才华开始释放出来。有些病人一辈子没拿过画笔,竟得了绘画大奖;还有人从没碰过乐器,却能即兴演奏。  
  虽然一直没有科学证据将艺术训练与创造力提升直接联系起来,但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明,艺术训练,包括音乐、舞蹈、绘画、戏剧,都能强化大脑的注意力系统,从而提高一个人的整体认知水平。很多儿童艺术培训班的口号是:学艺术让你的孩子更聪明。比如很多父母相信,学一门乐器能提高一个孩子的数学成绩。
  “艺术教育真正的价值,并不是培养艺术家,甚至不是提高孩子的智力,而是培养不同的思维方式。除了艺术的具体技巧之外,艺术课程还锻炼孩子的认知能力、好奇心、实验精神、冒险精神、灵活性、隐喻式的思维方式、审美等等,其中很多是常规课堂上缺失的。”美国儿童艺术课程Abrakadoole的创始人玛丽·罗杰斯告诉本刊记者。
  毕加索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是怎么在长大之后仍然保持这种天赋。这也是罗杰斯女士10年前创办Abrakadoodle的动机。当时,美国教育系统正在持续缩减儿童的艺术教育课程,但她坚信,积极的艺术接触能培养和提升儿童的创造力。他们从华盛顿的麦克林维吉尼亚郊区起步,如今已是美国唯一一个覆盖全国的儿童艺术课程。  
  “艺术创意课程的设计,前提是了解儿童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身体、认知发育特点,从而开发相应的教育方法。你不能给18个月大的孩子一把剪刀,让他们学剪纸,因为他们的双手还不能协调运作。3岁的时候,孩子能写自己的名字吗?当然不能,他们没有握笔的能力。”  
  他们的课程以趣味性著称,比如教4岁的孩子识别颜色的差异,有“吹颜料课”——让孩子用嘴巴吹开颜料,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面部肌肉,还能帮助他们发展语言;有“撒盐法”——通过盐分沥干水彩中的水分,制造出迷人的效果……  
  罗杰斯女士认为,视觉艺术首先要训练的是“看”,这个任务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初学者在学画人体时经常把眼睛画得太高,而手画得太小,这是典型的视觉偏见。视觉艺术的“观察性”能让一个人从刻板成见中摆脱出来,看得更加准确和直接。同时,你会学会从基本几何学的眼光去观察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比如看一张桌子时,看到的是一个形状、一种颜色、一根线条或者一种纹理。  
  好的艺术课程训练“想象”的能力。学生经常会面对很多这样的训练:如果没有这种形状,它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改变这个线条,或者那个背景?他们经常需要想象一些并不存在的东西。  
  好的艺术课还强调打破常规。老师鼓励学生探索、实验、冒险,比如上陶艺课,最关键的技能是如何利用错误。老师会鼓励学生犯错,错误中能得到意料不到的发现。
  “最重要的是,我相信自我表达中有着强大的力量。”罗杰斯女士说。她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小男孩,他看着挂在墙上的一幅画,上面署着他的名字,却坚持说,这不是我的画。原来,这张画被他的老师修改过。因为老师的介入,画中一种特殊的、独属于他的特质消失了。这幅画对他来说不再重要,因为不再是他的表达。
  当一个孩子沉浸在属于自己的艺术创作时,能进入一种非常美好的精神状态。契克森米哈将这种状态称为“流”——“由于他们自身的原因而完全参与在活动中,此时自我意识消失、时光飞逝,每个行为、动作和想法必然会一步接着一步,就像跳爵士舞一样。整个人都沉浸其中,且将自己的技能发挥到极致。”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一)
  • 下一个信息: 应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正确教育方法
  • 相关阅读

      唤醒孩子成功的愉悦感  童年受虐形成的心理伤害
      儿童期是性别认同的重要阶段  早期性教育让孩子学会尊重“隐私”
      引导孩子生理与心理健康发展  利用沟通解除父母的控制
      小孩子还是不要带手机去上学了  心理学改变家庭关系
      孩子出生的意义探讨(二)  给孩子自由的同时也是给你自己自由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