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亲子教育 >> 正文

亲子教育

接纳你内在的小孩

2014/7/21 12:02:11 编辑:心灵花园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与自由。
  爱,这个含混的词,大家都能接受。毕竟,太多父母觉得,自己怎么对孩子都是爱。
  可自由呢?每当我讲课时讲到要给孩子自由,总有人问我,那孩子要杀人放火怎么办?
  这并非是对我的质疑,而是这些大人真的焦虑,若给孩子自由,孩子就会做出破坏性的事情。
  这是怎么回事?简单的说,可以理解为,问这个问题的人,他们内在有一个充满破坏欲望的小孩,他们一直花力气控制这个内在小孩,而一旦放开控制,他们就担心这个内在小孩驱动自己做很多可怕的事情,如杀人放火。
  然而,这个可怕的内在小孩是怎么形成的?
  咨询师的突破性成长,会带来个案的突破性变化。
  这个道理,在我身上屡屡呈现。
  2012年六月底,我做了那三个让我一夜长五根白发的梦之后,我的心理咨询也常常进入到一种很深的境界,简而言之即,在我的咨询中,来访者开始很容易地去碰触到自己的内在小孩。
  其实,说内在小孩都不对,精确的说法是,内在婴儿。
  第一个突破性的个案,是在我做那三个梦后不久,发生在一位男性来访者的身上。
  那次心理咨询,他的问题是,妻子想要孩子,而他抗拒。两人为此吵了一架,第二天他在咨询中谈起了此事。
  为什么他不想要孩子?他说,有两个原因。
  第一,他感觉在和妻子的关系里,他是个孩子,而妻子是妈妈的角色。他很依恋这种关系。但妻子说了,她讨厌这种感觉,如果他们真有了一个孩子,她就会丢开他不管,把精力都放到真正的孩子身上。也就是说,如果真有孩子了,他就被“老婆妈妈”给抛弃了。
  第二,他感觉和妻子还不够爱,他们的关系质量有问题,总激烈吵架,他觉得还没到要孩子的时候,他没准备好。
  两个理由听上去合情合理。我们是视频心理咨询,他讲得投入,我听得投入。专心听他讲的时候,突然间,我有了奇异的感觉,觉得我的书房的空气变了,有了一层诡异的色彩蒙在每一物品上,我的身体也有了说不出的感觉,像恐惧,但恐惧又不足以表达出那种感觉。有点像,我自己见了鬼一样。
  我讲这种感觉告诉他,但没对他说,像见鬼一样。听我描述这种氛围时,他一下子不行了,身体僵直在他的椅子上,充满恐惧地对我说:“我看见了!我看见了!”
  我问他,看到什么了。
  他身体和声音都颤抖着说,看见一个婴儿。并且,一股冷气从他尾椎升起直冲到后脑处,他的身体不能动弹了。
  心理咨询中有时会碰到这种情形,一种可怕的意象,将来访者吓到,令他的身体僵直在哪儿,不能动弹。这时,我深信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所以不会慌,而是先和自己身体保持链接——即感受自己的身体并觉知自己的感受。然后,引导对方做感受身体的练习。
  练习的步骤可以从头到脚,也可以从脚到头。我一般喜欢从头到脚,先让来访者感受双脚放在地上的感觉,假若时间充裕,可以一点点感受每一个脚趾,再到脚心,脚后跟,脚踝……然后再上升到小腿。这样一点点地扫描整个身体。同时,保持很自然的呼吸。
  这个办法非常有效,既可以让来访者镇静,也可以让来访者放松下来。果不其然,这样进行了约十分钟后,他的身体可以动弹了。
  这时,我问他,他看到的婴儿是什么样的。
  他仍心有余悸的说,一个很小的婴儿,躺着,浑身散发着蓝光,那种感觉就像日本第一恐怖片《咒怨》中的那个鬼孩,但比他小很多,是一个婴儿。他试着去碰触这个婴儿,而就在他的手将碰触到婴儿那一刹那,婴儿发出“嗷……”的一声猫叫,就像《咒怨》中鬼孩的叫声。这让他感觉很恐怖。
  我接着问他,如果你是这个婴儿的话,你觉得他的感受是怎样的?
  他体会了一会儿说,有两个感觉。第一,很绝望,这个婴儿觉得没有人爱自己;第二,怨气冲天,他想毁了这个没有人爱他的世界。
  我又问你,那你想对这个婴儿说什么?
  听我这么说,他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他说,我想对他说:“抱抱,让我抱抱你。”
  这一刻,他瞬间明白,这个婴儿,就是他自己。
  并且,是他最深的自己。
  孤独,对孩子特别是婴儿来说,是最致命的伤害。
  《咒怨》中的鬼小孩,包括我那位来访者的鬼婴,就是最形象的表达,没有血色的脸,是缺爱,而泛着蓝光与可怕的叫声,是可怕的愤怒与怨恨。
  如此可怕的内心,我们能怎么面对?简单的答案是:将这一切压抑到潜意识中去。
  压抑到最严重的地步,就是彻底切断与自己内在婴儿的链接,好像它的特质在自己身上都不存在了。
  我们的家庭和社会也有种种复杂的机制,辅助个人一起压制他们可怕的内在婴儿。
  譬如,在中国的大家庭中,大人对孩子的活力有一种普遍的恐惧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看见,就是爱
  • 下一个信息: 听话,或许是活力的绞杀
  • 相关阅读

      让孩子自主玩耍并给与足够的材料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要素
      关注全托儿童的心理陪伴  让孩子远离“电子海洛因”
      孩子厌学来自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  独立思考能力源自于父母
      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我们可以这样做  准妈妈的这个行为可能会害了孩子
      为什么,他想要学心理学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脸上不带笑容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