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亲子教育 >> 正文

亲子教育

孩子为什么说谎

2014/6/25 16:06:11 编辑:心灵花园

    说谎有时也是孩子保护自己的一种幼稚的行为。
    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他律阶段和自律阶段。
    结合皮亚杰在实验中所使用的材料,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个阶段:
    故事A: 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房间里听到妈妈喊吃饭, 于是他走进饭厅。在饭厅门后的椅子上放着一个托盘, 托盘里放着15个杯子, 但约翰不知道门后面有这些东西。在他进来的时候, 托盘被碰倒在地, 里面的15个杯子都摔碎了。
    故事B: 有一天, 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趁妈妈不在家, 想偷偷地从壁橱中取一些果酱吃。于是他爬到椅子上去取。但是果酱实在太高了,他够不着, 在他尽力去够的时候不小心碰翻了一个杯子, 杯子掉到地上摔碎了。
    儿童听完故事以后, 皮亚杰询问他们: 哪个孩子更淘气? 为什么?
    处于他律阶段的儿童对错误行为的判断更多地是关注行为后果, 而不是行为意图, 他们通常认为约翰更淘气, 因为他打碎的杯子更多, 而不考虑约翰完全是无意中犯了错;处于自律阶段的儿童对错误行为的判断更多地是关注行为意图, 而不是行为后果, 他们通常认为是亨利更淘气, 因为他想偷东西吃, 即使只打碎了一个杯子, 但错误的性质更为严重。
    他律阶段的谎言:
    道德判断处于他律阶段的儿童( 通常是小学低年级学生) 通常能够遵从家长或老师“要诚实, 不说谎”的教诲, 并将这种训诫看做是不可改变的教条, 甚至对成人出于无奈的谎言也无法理解。
既然这一阶段的儿童如此看重规则, 那么是否这个阶段的儿童就从不说谎呢?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国内有调查显示, 9岁前的儿童有70%撒过谎。如此高的说谎比例似乎与儿童认同规则的心理特点自相矛盾, 根本原因在于, 认同规则与拒绝撒谎并非绝对的对应关系, 心理上的认同与行为上的坚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前者属于态度, 后者属于行为, 态度并非完全能够决定行为。比如, 你可能心里很讨厌自己的顶头上司, 可表面上仍然做出一副必恭必敬的样子来。
    对于儿童来说,心里虽然认同诚实规则,但有时由于诱惑物的吸引力很强, 或者为了逃避严厉的惩罚,这一阶段的儿童也会说谎。而且,他们对“说谎是错的”这一原则表现出“ 全有或全无”的接受模式。也就是说, 如果谎言被家长识破,他们就心甘情愿地接受惩罚,对于家长的批评,他们往往低头认错,甚至痛哭流涕,表现出一种赎罪式的认错态度;如果谎言没有被家长识破, 他们则在心理上拒绝接受曾撒谎的事实, 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家长应对办法:
    针对这一阶段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特点, 家长要注意:
    1.成人间的交往策略要注意适当回避孩子。因为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还无法达到理解成人无奈中“说谎”的程度。
    2.不要因为孩子说谎而暴怒,甚至惩罚孩子。这一阶段的孩子将谎言视为罪恶, 所以在说谎的同时, 内心常处于极度冲突的状态,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 及时缓解孩子的内心冲突。
    自律阶段的谎言: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道德判断通常已经发展到自律阶段。这一阶段儿童认识到人们对道德规则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人们有时候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甚至可以违反既定的规则。
如果父母把孩子说谎的真相和盘托出, 可能会带来两种消极后果:
    一是由于谎言被戳穿后将产生一种负罪心理, 孩子在父母面前抬不起头来。处于青春前期的少年儿童身心即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父母的一次“征服”很难保证他们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如果再犯, 被父母再戳穿, 颜面尽失的后果可能就是“破罐子破摔”。
    二是由于谎言被戳穿以后还可能产生一种羞耻感, 这种羞耻不是源于自己的错误行为, 而是因为自己考虑不周, 谎言编造得不够圆满而产生的羞耻。这就很可能使孩子今后在类似的情境下, 绞尽脑汁地设计谎言, 正所谓“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
    家长应对办法:
    在面对大孩子说谎的问题上,家长要注意:
    1.把事情经过调查清楚, 做到心中有数。
    2.对孩子“ 明知故犯”的错误行为做侧面的敲击工作, 观察孩子的反应, 想办法唤起孩子的内心冲突。
    3.要给孩子留一条“生路”, 让他自己意识到, 撒谎很累, 认错无罪。
    整个过程中, 家长要围绕事件本身展开讨论, 千万不能涉及到孩子的人品, 要知道, 即便是成年人,有时也会说谎。
    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目的, 不是刻板地教育孩子永远不说谎( 事实上, 这也是不可能的) , 而是让孩子分清谎言的性质,出于善意和无奈的谎言能够为社会所接受和理解, 而出于恶意和自私的谎言才会受到谴责, 并造成良心上的不安。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 下一个信息: 儿童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偏科、多动、违纪的原因
  • 相关阅读

      夫妻关系失衡是产生乱伦行为的重要诱因  慎重选拔“狗狗心理咨询师”
      让孩子自主玩耍并给与足够的材料  父母必学 惩罚孩子要讲学问
      健康小孩学习好  快乐运动 健康成长
      心理支持是成长的原动力  高三学生家长的心理误区
      用心理学经营婚姻情感  小心闺蜜设下的心理“陷阱”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