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两性心理 >> 正文

两性心理

维持两性关系,“付出”不该挑大梁(二)

2015/2/15 10:09:34 编辑:心灵花园

  是什么阻碍了亲密,让中国大部分婚姻都变成“非亲密关系”?
  亲密的能力,天然的来自于童年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母婴关系。当婴儿向母亲发出微笑,母亲也情不自禁的微笑起来,这种情感能量的呼应,就是亲密;当婴儿哭泣,母亲第一时间冲过去回应,安抚陪伴哭泣的婴儿,这就是亲密;当婴儿吸吮着乳汁,甜甜的在母亲怀里入睡,这就是亲密。
  悲剧的是,中国一代又一代,都在制造孤独婴儿。历史和社会文化的原因:过短的产假,不断被家人催促断奶,甚至隔代抚养。现代“科学主义”制造的无谓自坑:科学定点哺乳定点入睡,睡眠训练训练婴儿独立自主入睡。当母亲背离了母性本能,不能按需喂养,不能及时呼应婴儿,婴儿与母亲的亲密依恋得不到满足,不得不过早学会自我安抚,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精神上的“失联孤岛”。所谓的宅,就是这么产生的。
  失联的孤岛,因为过早的失去了亲密依恋体验,成年后也不知如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于是发展出各种策略,心理学上叫做“防御机制”,来避免在关系中被抛弃。这些策略,并不一定被清晰的意识化,很可能像木马程序一样,暗中操控了自己的一生。
  男人最常见的防御机制是:“我要更成功,赚更多钱,女人就不会离开我了”;女人常见的防御机制是:“我要努力照顾家人,为家庭付出越多,就越不会被抛弃。”此外常见的防御机制还有:我若可爱性感漂亮,就不会被抛弃;我若高学识有涵养,隐忍克制,就不会被抛弃;我若足够弱小,楚楚可怜,依赖对方,对方就会可怜我照顾我,不会抛弃我。
  这些策略,都是在童年保护我们活下来的信念。比如,在重男轻女的大家庭,作为女儿尤其是中间的女儿,是家庭中得到父母关爱最少,最无足轻重,甚至被父母厌恶的人。若想生存下来,通常她要勤俭节约,辛苦干活,帮父母分担家庭重担,才能得到一点立足之地。童年的生存策略,烙印在潜意识里,成了控制自己一生的信念:我必须要辛苦付出,才能获得关系。
  心理咨询师点评:如果孩子在童年期不能与周围的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建立以情感沟通为基础的亲密关系,以后长大必定同样难以与另一半建立相类似的亲密关系。他们采用童年期习得的生存模式来对待配偶,延续或重复童年的生活。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维持两性关系,“付出”不该挑大梁(一)
  • 下一个信息: 维持两性关系,“付出”不该挑大梁(三)
  • 相关阅读

      小心闺蜜设下的心理“陷阱”  找回主宰自己的能力
      怀孕了,老公出轨怎么办  别因吵架让婚姻“亮红灯”
      为什么男女住在不同的星球里?  你的爱让对方受伤了吗?
      恋爱中的女人为何口是心非  什么是爱,如何去爱?
      我的男友,他为什么不理我?  左手爱情右手年华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