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家庭关系 >> 正文

家庭关系

父亲拒捐骨髓救治,白血病儿子成为父母战争的牺牲品

2014/5/14 14:17:03 编辑:心灵花园

    5岁白血病男童帅帅,2012年10月17日零时55分在人民医院停止了呼吸。在他生前,父亲拒绝捐献骨髓,不支付抚养费及医药费,父子俩打了官司。媒体报道的事情的经过是:2011年8月,帅帅查出得了急性双表型白血病,通过骨髓移植才有可能康复。其父母做完配型检查后,双方都能移植,但首选为父亲。2012年5月,因帅帅的父亲胡先生拒绝做骨髓移植,并中断每月给孩子的生活费,帅帅的母亲李女士以孩子的名义将胡先生告上了法庭, 2012年10月17日零时55分在人民医院停止了呼吸. 原本家人期待父子能见最后一面,但直到帅帅离世,也未能等到父亲来看他。
    也许,大多数人看到这则新闻,都会感到震惊、难以接受,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这样一个绝情的父亲在现实社会中还是第一次见到。许多人都在想:父亲的骨髓既然和得了白血病儿子的配对成功,为什么父亲最后竟然拒绝捐献骨髓救治儿子,让小帅帅已经带着无限的悔恨和懊恼离开了人世;小帅帅悔恨的是什么?也许是他为什么来到这个无情的世界、懊恼的是他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绝情的父亲。社会上有许多对父亲的指责:父亲拒绝捐献骨髓救治亲生儿子这种绝情、残忍的事情何止是道德沦丧、价值观畸形的表现,更是亲情的泯灭,被取代的可能已经是赤裸裸的金钱和利益观念等。
    在这段报导中我看到了“其父母做完配型检查后,双方都能移植”、 “帅帅的母亲李女士以孩子的名义将胡先生告上了法庭”。从“其父母做完配型检查后,双方都能移植”我想到,既然父亲拒绝给孩子骨髓移植,为什么母亲没给孩子骨髓移植?这个我不能做过多的猜测,但实事是母亲真没给孩子骨髓移植。“帅帅的母亲李女士以孩子的名义将胡先生告上了法庭”让我想到孩子是不是成了父母战争的棋子,现在成了父母战争的牺牲品?这里的具体情况是我们外人不了解的,也不好做评价的,但事实上,孩子已经离开了人世。
    事实上,孩子做为家庭中的一员,他的家庭地位是要由他父母决定的,尤其是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做这家庭的领导者,或多或少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让他们和孩子成了父母战争中的牺牲品。严重的会有拒绝抚养自己的孩子,甚至遗弃自己的孩子;也有把对配偶的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做孩子做出气筒,打骂孩子,“看看你,跟你那没出息的爹(娘)一个样”……也有把他们做为父母应担的责任让他们的孩子来承担:“没有你,我早就与你爹(娘)离婚了,都是为了你,我在耐受这一切”;“你爹(娘)是指望不上了,你要好好地,我就指望你了!”……最后的后果孩子不幸离开人世的毕竟是少数,是个案,大部分是给孩子带来的是心理创伤:在父母战争中被搅动得心烦意乱、徬徨无助的孩子,要么过着自暴自弃的“悲惨”生活,要么“揭竿而起”,把自己的这些暴力找到另外的出口发泄出去……
    设想:一个孩子是父亲的出气筒,他是父亲的打骂对象,父亲对老婆不敢撒的气全都由孩子来承受……孩子长期生活在颤栗的恐惧里,可能会形成一种强烈的自保意识与下意识的暴力行为模式。一个单纯、无瑕的孩子在父母的战争中,扛起了不属于他的命运。他无法做他父母任何一方的奸细,因为他两个都爱,他也无法成为同盟,因为他背叛他父母任何一方,都会满怀内疚。于是他常常把责任往自己的小肩膀上揽:都是我不好,才让他们吵架、打架,要离婚……他不会知道,父母争斗的不过就一个字——“我”,他们都要证明自己才是无比正确、无比委屈
、无比辛苦、无比伟大的那个人。父母的战争实事上与他无关,当然父母自己有时也不明白这与孩子无关!
    如果您爱您的孩子,请您爱您自己、爱您配偶!如果您的婚姻过不下去了,您可以选择离婚,但请您明白:您婚姻的好坏与孩子无关,不要让孩子卷入你们的战争!更不要让孩子成为你们战争的牺牲品!
    温漫荣 撰写 本文作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浅析隔代教育的利与弊
  • 下一个信息: 婚姻需要心理平衡
  • 相关阅读

      小心闺蜜设下的心理“陷阱”  妻子的举止为何让丈夫厌烦
      妻子如何应对疑似出轨的丈夫  童年受虐形成的心理伤害
      读懂心理需求才会默契  为何我们不懂去关心正在老去的父母
      为什么,他想要学心理学  家庭关系的维护是一个互相付出的过程
      家庭教育失败是因为亲子间不了解所导致  心理学上有关于家庭关系的研究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