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心理案例 >> 正文

心理案例

家暴倾向怎么办?(五)

2014/8/21 9:21:52 编辑:心灵花园

     第五次心理咨询:
  G先生按时来到,状态良好。报告说,这周感觉很好,上周我教的方法很有效。当他感觉心烦的时候,就想象父母的笑脸,的确感觉好一些了。这几天他每天都如此想象几次,现在也容易想象他们的笑脸了。昨天还特地给父母打电话,聊的很开心。给妻子也打过两次电话,聊的也很开心。他们有两周没有吵架了,这是自他们认识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对此,他很满意。
  他还告诉我,他其实喜欢幻想。但以前总是不由自主的回忆过去伤心难过的事,比如父母的吵架,爸爸打自己和姐姐;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受伙伴们的嘲笑,等等。每当想起这些事时,他的心情都特别糟糕。奇怪的是,他似乎对这些想象和心情上瘾,总是不由自主的去想,而且不想停下来。
  我解释到,“其实,我们人很容易对一些负面情绪上瘾,比如悲伤、怨恨、甚至仇恨。一旦陷入这些情绪中,即使很难受,但不愿意出来。”
  “是这样的,老师,我经常这样。就让自己回想着过去伤心的事,让自己难过,甚至流泪。那时其实自己也知道,如果想点别的,或做点别的,也能感觉好一些,但就是不愿意。”
  “对,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强迫’自己做点其它的事”,我说到。“你一旦做了,感觉就会改变,也就容易走出来。”
他接着说:“陈老师,我发现我不喜欢我的乳名。前几天我的一个小学同学来上海出差,给我打电话。他叫我的乳名。我一听到这个名字就感觉特别不舒服。这是什么原因?”
  “我猜想”,我解释,“可能是你的乳名让你记起儿童的经验。当你的同学叫你乳名时,这个名字让你记起你儿童时期的经验。而儿童时期的经验都是消极的,不好的。所以,现在你也就开始不喜欢这个名字,甚至听到这个名字都会感到不舒服。”
  “有道理”他说到,“那如何去改变这些经验呢?我很不喜欢这些经验。”
  “你不妨这样。”我建议到,“当这些糟糕的记忆冒出来的时候,你可以想象自己将来多么成功,多么有能力,赚了很多钱,然后,回到你们村里去投资,村民们是如何的对你感恩戴德。”
  他闭上眼睛,想象着:他的股票大涨,赚了许多钱,回家开办了一家工厂,许多的村民,那些曾经嘲笑过他的,小时候的玩伴等,都在这工厂里为他打工。他们对他都是惟命是从。
  这么说着,他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睁开眼后,我问他的感受,他说感觉好多了。我对他说,“你意识到了吗,你现在的表情和你刚才的表情很不一样。当你谈过去不愉快经历的时候,你的脸绷的紧紧的,现在很放松。”
  “我的心情也很放松”,他笑着说。
  “嗯,很好。你知道吗,我们人的心情和表情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情况下,好的心情引发好的表情。其实反之亦然,好的表情也能改变心情。如果刻意让自己装出 把己多么有能力帮助那些村民和小时候的同伴,他们对他是如何的他接着说,当自己在做这些想象时,自己的脸是绷的紧紧的,好像不高兴的样子。而自己对自己的表情没有意识。他又说自己从书上看到刻意的装出笑脸有益。我很赞成,并给他解释了为何会如此。他听了后感到很有道理。
  “今天时间到了。你这一周的作业是:第一,根据你现在的情况,如果一切发展顺利,想象5年以后你会是什么样子。第二,每天早上醒来,洗漱时,都要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笑,告诉自己:我今天一切都会好的,我能应付今天的所有困难。”我给他布置了作业。他高兴的离开了。
  (待续)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心灵花园/顾歌工作室)心理咨询师 陈天智  撰写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家暴倾向怎么办?(四)
  • 下一个信息: 两口之家 单亲家庭的亲子教育
  • 相关阅读

      测试的“神秘”  你学好了,能让他们过的更好
      你想不到的10个压力源  人生的五大投资
      你的误区  家暴倾向怎么办?(四)
      探索网络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赞沪中学生的科考精神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