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成长咨询 >> 正文

成长咨询

当代大学生心理现象的新特点

2014/5/14 13:12:15 编辑: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现象出现新特点,校园中同时存在不同的“心理族群”。昨天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的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第18届学术年会上,20多所高校的心理课老师交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发现校内需要心理关爱的人群有“四大族”:御宅族、拇指族、校漂族、隐士族。
    走进学生宿舍楼,推开寝室门,总有学生面朝电脑、头戴耳机,沉浸在网络世界中。这类“网中人”很少参加校园社团活动,课余生活几乎都在“宅”里度过。上网不仅可以玩游戏、看电影、逛论坛,渴了、饿了还可以网上下单、外卖上门。于是,“宅男宅女”成为一种流行,被称为校内“御宅族”。
    大学里的手机短信“拇指族”很普遍。有的学生基本靠发短信的方式来聊天,不分时间地点,无论在教室上课还在图书馆自习,短信铃音此起彼伏。
    心理教师还发现一群“校漂族”:已经毕业但尚未就业,在校园周边继续留住,除了简单食宿,几乎完全利用大学资源过活。其中,既有出没校内就业信息栏、守候工作岗位者,也有家境富裕却不愿择业,寄居校园外延续无忧生活者。
    校园里还有“隐士族”:他们对校内诸事毫无热情,对什么都不在乎,似乎超然物外。有的是出于自卑,害怕与人交往,如同“隐身人”;有的则是出于自负,以自我为中心,不屑于同人交际。
    年会论文获奖者、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师杨敏表示,这些学生族表现出不同以往的心理现象,并且彼此关联。不少人对现代通讯方式过分依赖,反而使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有所退化;不少人面对校园外的竞争压力,不愿放弃一个“大学生”的头衔,自我期待虽高,独立意识虽强,却摆脱不了对校园的依赖心理。
    专家认为,从心理层面关爱这些大学生,除了心理讲座、朋辈交流、心理测查、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形式外,学会利用短信、网络等学生适应的形式进行交流也很重要,同时还应鼓励他们加入形式多样的集体项目,时下年轻人流行的“天黑请闭眼”、“三国杀”、“乌诺”等纸牌游戏也可作为活动内容之一。
    来源:解放日报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90后大学生的父母需心理断奶
  • 下一个信息: 学生心理:多一点危机干预,少一些校园悲剧
  • 相关阅读

      夫妻关系失衡是产生乱伦行为的重要诱因  慎重选拔“狗狗心理咨询师”
      让孩子自主玩耍并给与足够的材料  父母必学 惩罚孩子要讲学问
      健康小孩学习好  快乐运动 健康成长
      心理支持是成长的原动力  高三学生家长的心理误区
      用心理学经营婚姻情感  小心闺蜜设下的心理“陷阱”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