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异常心理 >> 正文

异常心理

无处不在的偷窥,你可能也遭遇过

2015/10/12 14:32:32 编辑:心灵花园

  最近在网络上盛传一种针孔摄像头的各种伪装造型,不少的单身女青年表示人心慌慌,浴室里的个人隐私受到了侵犯。今天,心理专家为大家带来的了各类偷窥行为的心理学解读,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个人偷窥:性心理变态
  “个人偷窥行为”可能是性心理变态,谓之为性变态中的“窥体癖”。它的表现主要是反复窥视异性下部、裸体,或他人性活动。其偷窥手段几经演变:早些时候,利用镜子在公共厕所偷窥异性,或在门窗缝中偷窥异性身体,或在浴室中装扮异性混入其中。这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偷窥手段随之提高———利用针孔摄像头、摄像性手机、透视眼镜等来偷窥异性。这种人的存在,让人紧张,没有安全感。
  这种性心理变态多见于男性,往往在童年或青春期有一定的触发事件,找到这个触发事件,有助于治疗这种心理疾病。
  当然,偷窥异性不一定都是性心理变态,影响这种行为的因素还包括性格、年龄、青春期冲动等。偷窥者大多自卑、压抑(有些人甚至还是别人眼中的老好人)、人际交往不好,无法通过正常途径满足个人欲望。
  2.集体偷窥:缘于压抑
  “集体偷窥行为”是指将个人偷窥或部分人的偷窥公开化、大众化,热烈地追逐着可以激起和满足人们欲望的东西。“集体偷窥行为”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一定意味着心理上的变态,因为心理学上说得很清楚:观看淫秽音像制品,并获得性的满足,不属于性变态的诊断。
  人们不禁要问:什么原因使有些人热衷于“偷窥”?撇开狗仔队可能追逐的经济利益之外,可能有以下的原因:
  人人都有好奇心。心理学家说,偷窥源自于人类天生的好奇心,是人人都具有的欲望。人们总是想了解别人的一切,有些资料的了解,可以通过媒介获取,而不能从正道获取的,大多会采用偷窥这条途径。喜欢窥探别人隐私的人,大多数也是为了向别人炫耀自己“知道得比别人更多”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以显示自己的“能耐”。
  人类潜意识中普遍存在对异性的窥视心理,尤其是大众人物更是人们偷窥的焦点,与性有关的偷窥欲为最强。
  在我国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强大心理惯性作用下,即使是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谈性色变,而人们性的偷窥欲在宽松的环境下迅速膨胀。心理学家曾说过:欲望的被禁并不等于消失,它们被压在潜意识之中,变本加厉地寻找出路,“窥视”的禁忌越多,偷窥的欲望便越强。
  3.商家不该助长偷窥
  现代社会文化现象对“偷窥”的推波助澜作用不容小视。如商家为了吸引顾客,会让着装性感或暴露的模特儿与商品同时亮相,利用人们的偷窥心理,在宣传自己的产品的同时,也助长了偷窥的欲望。
  人们偷窥欲的膨胀还与一些人愿被偷窥有关。他们自视为是被看、被偷窥的对象。有人美胸美体,想必不仅仅是给丈夫或妻子看的。在西方,甚至有人让暴露癖与窥视癖者合作,各取所好。另外,性观念的解禁和成名后的经济实惠,让一些人心甘情愿地成为被偷窥者。这也是某些女性有时还利用隐私来吸引别人眼球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根本原因。
  在可见的未来,要让偷窥现象消失还是一种奢望。借用心理学者苏晓波的一句话:“只要人格还没有成熟,人们就还会热衷于窥探别人的隐私;只要还有欲望被深深压抑的人,就会有人挖空心思地揭露别人的隐私,借着别人的隐私,宣泄自身的欲望;只要人性还存在着缺陷,窥探隐私的喜好,就永远不会结束。”
  面对偷窥行为,应该严肃对待,大家平时更应该提高防范意识;商家的隐私保护措施也应当有所提升;最后,对于偷窥行为,如需矫正,还需要专业的治疗师与其一起进行治疗,最终达到心理平衡与健康。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为什么你说不出话
  • 下一个信息: 心理医生告诉你,整形潜台词
  • 相关阅读

      小心闺蜜设下的心理“陷阱”  找回主宰自己的能力
      读懂心理需求才会默契  忠诚对异地恋而言最重要
      谈恋爱需要健康人格  沟通是理解的金钥匙
      都是从众心理在作祟  离婚率高的原因有三
      网恋坚持不见面且保持心不变的可能性不存在  心理学解读劳动教育的必要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