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异常心理 >> 正文

异常心理

儿童“恋物瘾”是种轻微的孤独症

2015/4/12 1:59:11 编辑:心灵花园

  儿童“恋物瘾”,是一种离开了某一样陪伴物就忐忑不安的行为。说到底,儿童“恋物瘾”就是一种轻微的孤独症。儿童恋物源于缺乏安全感,在家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且看心理咨询师的详细分析。
  【预防及应对措施】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既然孩子的“恋物瘾”是由缺乏安全感引起的,那么,预防或逐步戒除幼儿的“恋物瘾”,也要从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入手。您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尽量多找些机会陪陪孩子
  孩子不是动物,只要喂养就会长大。孩子的成长更多需要的是父母的爱、需要有父母陪伴在身边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如果缺少了这些,孩子就会感到孤独和焦虑,就会被迫试图从“物”的身上寻求情感的庇护。
  2.平时多拥抱孩子,多抚摸孩子的背部和头顶,以解其“皮肤饥饿”
  拥抱和抚摸不是奖赏,不要等孩子画了一幅好画或弹出一首钢琴曲时才去拥抱他。拥抱应该是日常的、无条件的,就算孩子做错了事感到不安,也可以拥抱他,这是两代人之间一种无声的和解方式。经常性的拥抱给孩子这样暗示:我在你身边;我爱你;别怕,有我呢;失败了不要紧;你很安全……经常与父母拥抱的孩子,极少会将小包被或玩具熊当做“精神保险带”。
  3.就算让孩子独处一室,也要进行睡前安抚工作
  孩子本能上都畏惧噩梦和黑暗,所以硬性将孩子与父母分开,是很不明智的,不少幼儿就是在入睡前的害怕不安中染上“恋物瘾”的。但四五岁的幼儿最好能独睡。如果父母在孩子睡前陪伴孩子,并开亮一盏小灯,唱催眠曲或读一两个美妙的童话,等孩子睡着再关灯离开,就比较容易使其对襁褓被之类物体“脱瘾”。
  4.在选购有关幼儿用品时,要有意识地备下几个“迁移载体”,让孩子无法对其中的某样东西“专情”
  心理咨询师说道,九成以上恋物儿童会对小包被、小抱枕、绒布熊、用惯的浴巾之类“上瘾”,如果一开始就备下两三条小包被、各式各样的绒布熊,让孩子选择使用,孩子就不会轻易对这些经常被替换的物品产生无法割舍的感情。
  【发生原因】
  “恋物瘾”源于缺乏安全感,儿童或许在家庭中缺乏爱护和关怀,经常独处,以致要寻求某样物体作为精神上的慰藉,以逃避孤独、寻求安全。
  【易发年龄】
  3岁以上。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心灵花园/顾歌工作室)上海心理咨询师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抑郁的自我调适
  • 下一个信息: 恋物癖的成因分析
  • 相关阅读

      孤独症儿童与多动症儿童的鉴别  自闭症会有哪些表现?
      自闭症的四种临床表现  儿童得了自闭症的十一项征兆
      心理咨询书籍推荐 《孤独症的快乐疗法》  儿童自闭症成功治愈案例分析
      孤独症的常见调理方法  心理咨询师分析:孤独症能否治好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