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新闻快讯】
【心理新闻】
【心理故事】
【媒体活动】
【媒体报道】
【心理沙龙】
【心理沙盘】
【经典博文】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新闻中心 >> 心理新闻 >> 正文

心理新闻

“恐艾症”有对策 心理咨询是首选

2015/4/1 13:21:35 编辑:心灵花园

  2015年3月,心潮心灵花园心理咨询公司正式和医疗机构牵手恐艾症患者心理援助社会公益活动。编辑了解到心潮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每年都会接到不少求助电话,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请求帮助的。另外,上海市徐汇区疾控中心也在每年都会接待大量称自己疑似感染 “阴性艾滋病”,要求进行检测的人群。   
  编辑通过对疾控中心的蔡医生的采访,了解到临床上对 “自述疑似艾滋病感染人群”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该人群艾滋病抗体检测均为阴性,未检测到相关致病病原体,缺乏新病毒或未知病原体感染的证据,调查对象血常规结果基本正常,未发现与感染相关的器质性病变,主诉症状与临床体征不相符合。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 “阴性艾滋病 ” 其实就是恐艾症。
  针对这种情况,心潮心灵花园的总督导美国临床心理学专家陈天智博士说,恐艾症也叫艾滋病恐惧症 ,当事人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不少患者认为身体不适就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反复拨打热线电话咨询,或反复做艾滋病抗体检测,对阴性结果又持怀疑态度,总认为检测不准确或现有试剂检测不出自己的病毒等等。这种访客只能通过系统的心理咨询来缓解症状,减轻心理负担。
  疾控中心的一些数据表明,2010年,卫生部通报显示,截至 2010年 10月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370,393例,其中病人 132,440例,死亡 68 315例。官方统计表明,感染人数以18% ~ 20%的速度在递增,而且感染来源已经多样化,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根据国际上一般确定感染者和未知感染者人数是 1∶4~ 1∶5,也就是说一个确定的感染者后,一般有 4 ~ 5人已经感染但本人不知道的感染者。 因此,一些人在有过高危行为后便产生了高度恐惧,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已经走向死亡。
  国内著名心理学专家顾歌表示,虽然对艾滋病做了大量的科普,仍旧很多人在性行为方面缺乏风险意识,越来越多的人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他们往往有过高危行为或知道伴侣已是艾滋病感染者。再加上心理素质较弱,通过网络信息检索,发现自己与艾滋病相似症状感到恐慌,身心疲惫和精神痛苦。
  编辑还了解到,恐艾症的人群处于长期的神经紧张、 如恐惧、 焦虑,这些心理上的问题也极易引起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系统的紊乱,导致腹泻、 口干、 无力、 抵抗力下降,从而出现肌肉痛、 头痛、 咽炎、 皮炎、 腹泻、 口腔感染,表现出精神抑郁、情绪变化多端、严重失眠、对周围事物淡漠 、体重下降和周身不适反应等各种类似于艾滋病急性症状的病症,结果又进一步加重其内心的疑虑。恐艾症的表现和忧郁症、 慢性疲劳综合症等症状极为相似,均是长期的压抑、 思想负担过重、 恐惧等引起免疫能力下降而导致。极易在敏感脆弱的人群中蔓延。 其实,恐艾症就是性病恐惧症,患者一般性格比较内向、 敏感、 多疑,属于恐惧症的一种,属神经症的范畴。
  很多恐艾症的病人的知识水平、 文化程度、 理解能力、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的自身素质条件弱。因此,恐艾症的心理干预工作也是难上加难。心理方式  “恐艾症” 需要心理干预。 “恐艾症 ” 其实是在不断的心理暗示下所产生的一种应激反应。 调查显示71. 14%的咨询者存在焦虑、 忧郁、 心神不宁、失眠和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其中焦虑情绪最为严重。 患者往往具有疑病人格。
  专家指出,心理咨询师要帮助恐艾患者克服恐艾症,权威性和心理咨询的经验非常重要,同时医学背景及经过正规的艾滋病科普培训的心理咨询师团队是恐艾心理咨询的首选。降低病人无谓地担心和猜疑,除了一对一的咨询,在心潮心灵花园,还有定向的恐艾小组活动和恐艾小组团体辅导辅助一对一咨询,将病人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或学习和体育、 娱乐活动上,以减轻忧虑和担心,症状在不久后治愈。 总之,要相信医学和心理学的结合,如出现症状建议到正规医院和心潮心灵花园心接受系统处理。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男子为泄私愤携刀威胁加油站引发的EAP思考
  • 下一个信息: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发布
  • 相关阅读

      1224个案会诊回顾  1203个案会诊回顾
      心理咨询流派新成员“系统认知分析法”的理论与应用  1126个案会诊回顾
      1112个案会诊回顾  1105个案会诊回顾
      1029个案会诊回顾  1022个案会诊回顾
      1008个案会诊回顾  第二十一期成长系列沙盘预告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