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咨询技术

【沙盘疗法】
【认知疗法】
【行为疗法】
【精神分析】
【催眠和NLP疗法】
【意象对话】
【人本主义】
【森田疗法】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咨询技术 >> 行为疗法 >> 正文

行为疗法

偏差性性行为

2015/2/17 9:50:45 编辑:心灵花园

    与常规的性行为和性现象相比,在人群中存在着一种被定义为性变态的与性有关的行为和现象,比如窥(露)阴癖、异妆癖、恋物癖等,这些现象几乎全部发生在男性身上,他们的性高潮绝大部分也是通过偏差性性行为获得。
    自古以来,性往往和道德联系到一起,而偏离常态的性行为、性现象往往被扣以道德败坏的名声,在道德的压力下,人们对其唯恐避之不及。这也导致了存在偏差性性行为的人也为了自己的面子问题,一再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掩盖。比如,恋物癖这一和性有关的癖好容易引起家人对其性专一程度的怀疑,引起家庭的纠纷,正如本案中提到的;异妆癖者会在自己家里穿上女性的衣服体验性高潮,有些时候也会不顾道德舆论的压力穿着女性的服装进入公共场所,这时候往往会被公安机关以扰乱治安为名规劝甚至遣送回家。
    但是这些具有偏差性的性行为,和道德无关。
    行为主义者认为,恋物癖最初会在偶然的情况下与引起性冲动的物品相伴出现,通过该物品引起的性快感的强化作用,直到后来单独获得了快感。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偏差性性行为往往和个人的生活经历相关,与道德无关。
    因此,对于有偏差性性行为的人,首先要能够将其和道德败坏分开,从而正视自己的偏差性性行为,坦然接受正规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才能早日摆脱这些行为带来的阴影和困扰。
    心理学基本概念
    恋物癖:是一种和性有关的象征意义上的迷恋,以某些非生命物体作为性唤起及性满足的刺激物,且以其作为经常使用的偏爱的或唯一的手段。恋物对象多为女人的头发、毛绒织品、女式鞋子、手套、内衣裤、乳罩、月经带之类的东西,且多半是用过的东西;也有时是钱包、帽子等等具有“性”的象征意义对象,这些对象的共同象征是“容器”,即女性的生殖器。恋物癖者大多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障碍,特别是与异性交往障碍。他们大多对性生活胆怯或者性功能低下,也很少有攻击或暴力行为。
    文/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心灵花园/顾歌工作室)首席心理专家 顾歌
    (本文为心灵花园网顾歌老师原创文章,所有权归顾歌老师及苏州心灵花园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与上海心潮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实用系统脱敏法
  • 下一个信息: 人众无知导致集体当傻子
  • 相关阅读

      哪类人群适合催眠咨询?  浅谈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
      趣谈心理学中的简快疗法  谈心说爱,沙盘中爱的解读
      沙盘游戏能影响你什么?  错误的认知思维一览
      催眠是睡了还是醒着?  催眠时身心处于什么状态?
      顺应自然的咨询效果3:实践其心理疗法  顺应自然的咨询效果2:心理障碍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