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咨询技术

【沙盘疗法】
【认知疗法】
【行为疗法】
【精神分析】
【催眠和NLP疗法】
【意象对话】
【人本主义】
【森田疗法】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咨询技术 >> 精神分析 >> 正文

精神分析

心理专家赞中国梦

2014/7/18 12:48:47 编辑:心灵花园

    梦想,语出司马相如 《长门赋》:“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在大部分人的字典里,梦想的定义比较接近“念头”,或一闪而过,或来来去去,所以,拥有梦想容易,放弃梦想也容易。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梦想而奋斗。
    “中国梦”不仅是美好愿景,也是现实的反映
    去年年底,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到了年初,习近平对这个梦想作了深情解读——要让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自此,“中国梦”这个概念变得深沉而绵长。
    心理专家阿德莱·斯蒂芬森曾说过这样的话:“一个美国人说他热爱国家时,不仅意味着热爱新英格兰的山冈,阳光照耀下的大草原,一望无际的高地平原,雄伟的山脉和辽阔的大海,他还暗示热爱内在的气氛,内在的光明。置身其中,自由得以延续,自尊得以呼吸。”所谓的“美国梦”正是这种入乎其内的“气氛”与“光明”有着深深的关联。如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中国梦”,但在复旦大学心理专家张涛甫教授看来,“‘中国梦’的‘气氛’更加凝重,‘光明’尚显熹微。”
    心理专家的忧虑是有根由的。群众心理学家勒庞指出,一个元首或一种观念的提倡者,只有当他个人的观点、意识、纲领与广大个体的心理结构相类似时,才能取得成功。这种心理同构,是群众接受某种观念的前提条件和土壤。
    在当代中国,群众陷入集体焦虑中,普遍性的焦虑情绪如同病毒一样弥漫,这种情绪上的问题根植于现实,来源于群众对于个人生活的不安全感和公共生活的不信任感。而现在网络的发达和社交媒体的广泛运用,使得人和人之间的观点传播更加迅速,也使得情绪的蔓延更加广泛。因此,群众心理不安全感和焦虑导致的挫败感十分突出。这种不安的群众心理背后是对于现实的无奈,失望和试图改变。因此,中国梦不仅仅提出了美好愿景,也是对现实的反映。
    心理专家石勇认为,中国梦,不需造一座空中宫殿,我们更需要的也许是通向高空的通道,即使云端仅四角木屋一间。这是在拷问,如何创造一个机会平等的社会,如何刺激和鼓励国民的创造精神,如何让政府更好地为国民福祉和民族未来谋划?!
    在这当口,心灵咖啡能做点什么呢?
    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是“心灵咖啡梦”的重要内容
    心理学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应用心理学还有第5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在心理学的理解中,正能量有两重境界:任何一篇文章,任何一项测试,都给用户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极力回避负面的词汇,尽可能地避免给用户带来不快的情绪,此其一;其二,某些文章或测试不再刻意绕开用户的不快情绪,甚至会本着治病救人之目的,取醍醐灌顶之效用,而撷取冲击力比较大的词汇,置用户与当下,力促其直面惨淡的人生,这如同一个真正的朋友,让你愉悦之外,也会适时地照亮你心灵的荒野。
    心理专家认为:伪心理学、泛心理学、厚黑学这么多,心理学要如何自处呢?心理学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好奇心、替自己认同的观点发声、以及抱着一颗开放的心胸。科学最珍贵的地方在于它是“可被挑战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维护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凭之有据。
    上海心理咨询师 选编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心理专家解梦(一)
  • 下一个信息: 解梦:找不到自己的考场
  • 相关阅读

      当儿童出现手淫时-咨询篇  当儿童出现手淫时-案例篇
      女儿成为父母间的“第三者”(2)  女儿成为父母间的“第三者”(1)
      浅析催眠与认知行为咨询在心理咨询中的不同运用  在咨询中帮助访客发现优点
      我们常说的催眠是催眠吗?  浅述幽闭恐惧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助你改变错误的认知  沙盘咨询能高效探知儿童心理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