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神经问题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疑病】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神经问题 >> 强迫 >> 正文

强迫

强迫预检表

2013/5/21 10:55:34

国际通用的耶鲁布朗强迫症严重程度标准量表:
指导语:1-5题是强迫思维,6-10题是强迫行为,请依照你主要的强迫症状作答,并在题目上圈选适当的数目。

主诉的强迫思维:
1、您每天花多少时间在强迫思维上?每天强迫思维出现的频率有多高?
0=完全无强迫思维(回答此项,则第2、3、4、5、题也会选0;所以请直接作答第六题)
1=轻微(少于一小时),或偶尔有(一天不超过8次)
2=中度(一至三小时),或常常有(一天超过8次,但一天大部分时间没有强迫思维)
3=重度(多于三小时但不超过八小时),或频率非常高(一天超过8次,且一天大部分时间有强迫思维)
4=极重(多于八小时),或几乎无时无刻都有(次数多到无法计算,且一小时内很少没有多种强迫思维)
2、您的强迫思维对社交、学业成就或工作能力有多大妨碍?(假如目前没有工作,则强迫思维对每天日常活动的妨碍有多大?回答此题时,请想是否有任何事情因为强迫思维而不去做或较少做)
0=不受妨碍
1=轻微。稍微妨碍社交或工作活动,但整体表现并无大碍。
2=中度。确实妨碍社交或工作活动,但仍可应付。
3=重度。导致社交或工作表现的障碍。
4=极度。无能力应付社交或工作
3、您的强迫思维给您带来多大的苦恼或困扰?
0=没有
1=轻微。不会太烦人。
2=中度。觉得很烦,但尚可应付。
3=重度。非常烦人。
4=极重。几乎一直持续且令人丧志地苦恼。
4、您有多少努力对抗强迫思维?你是否尝试转移注意力或不去想它呢?(重点不在于是否成功转移,而在于你有多努力对抗或尝试频率有多高)
0=一直不断地努力与之对抗(或症状很轻微,不需要积极地对抗)
1=大部分时间都试图与之对抗(超过一半的时间我都试图与之对抗)
2=用些许努力去对抗。
3=屈服于所有的强迫思维,未试图控制,但仍有些不甘心。
4=完全愿意屈服于强迫思维。
5、您控制强迫思维的能力有多少?您停止或转移强迫思维的效果如何?(不包括通过强迫行为来停止强迫思维)
0=完全控制。我可以完全控制。
1=大多能控制。只要花些力气与注意力,即能停止或转移强迫思维。
2=中等程度控制。“有时”能停止或转移强迫思维。
3=控制力弱。很少能成功地停止或消除强迫思维,只能转移。
4=无法控制。完全不能自主,连转移一下强迫思维的能力都没有。
主诉的强迫行为:
6、您每天花多少时间在强迫行为上?每天做出强迫行为的频率有多高?
0=完全无强迫行为(回答此项,则第7、8、9、10题也会选0)
1=轻微(少于一小时),或偶尔有(一天不超过8次)
2=中度(一至三小时),或常常有(一天超过8次,但一天大部分时间没有强迫行为)
3=重度(多于三小时但不超过八小时),或频率非常高(一天超过8次,且一天大部分时间有强迫行为)
4=极重(多于八小时),或几乎无时无刻都有(次数多到无法计算,且一小时内很少没有多种强迫思维)
7、您的强迫行为对社交、学业成就或工作能力有多大妨碍?(假如目前没有工作,则强迫行为对每天日常活动的妨碍有多大?)
0=不受妨碍
1=轻微。稍微妨碍社交或工作活动,但整体表现并无大碍。
2=中度。确实妨碍社交或工作活动,但仍可应付。
3=重度。导致社交或工作表现的障碍。
4=极度。无能力应付社交或工作
8、假如被制止从事强迫行为时,您有什么感觉?您会多焦虑?
0=没有焦虑
1=轻微。假如强迫行为被阻止,只是稍微焦虑。
2=中度。假如强迫行为被阻止,会有中等程度的焦虑,但是仍可以应付。
3=严重。假如强迫行为被阻止,会明显且困扰地增加焦虑。
4=极度。假如有任何需要改变强迫行为的处置时,会导致极度地焦虑。
9、您有多努力去对抗强迫行为?或尝试停止强迫行为的频率?(仅评估你有多努力对抗强迫行为或尝试频率有多高,而不在于评估您停止强迫行为的效果有多好)
0=一直不断地努力与之对抗(或症状很轻微,不需要积极地对抗)
1=大部分时间都试图与之对抗(超过一半的时间我都试图与之对抗)

(心灵花园心理咨询师 选编)

强迫症预检表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你所不了解的强迫
  • 下一个信息: 森田疗法咨询强迫
  • 相关阅读

      浅谈强迫症的起因  强迫患者的痛苦
      哪些家庭的孩子最容易得强迫呢?  用药物咨询强迫治标不治本
      强迫咨询闲谈  强迫咨询方式浅谈
      美女没有固定的标准  很多人“怕”强迫的出现
      走进精神分析的大门  音乐强迫(2)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