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7/7/13 16:53:36 点击: 作者: 查看咨询师 |
临床案例——疑病症患者的“反常处方”:一位企业家在研读一篇有关冠心病的科普文章时,突然产生心前区不适,后来每天发作,被诊断为疑病症。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他每周都要花几天时间看病。到过几个省市的许多大医院,专门找心血管方面的名医看病。访谈中,治疗师就患者进入病人角色后得到的“好处”,也即“继发获益”的问题,与之进行了讨论。在建立了信任之后,打比方说:“你除了开原来的工厂,现在又成了‘看病专业户’,不停地会见并挫败名医,成就感越来越强,症状也越来越牢固,以致于我现在一时决定不了,你还要当多长时间的病人。”最后,在作结尾干预时,治疗师建议他,回到邻省的家中以后,就要准备为即将到来的8月10日设一次30人参加的晚宴。8月10日是他起病3周年纪念日。他应该在临祝酒前打长途电话给治疗师,告诉他的决定:是继续当病人,还是向病人生涯告别!打完电话后,再将这个决定在祝酒时作为设宴的缘由正式向客人宣布。如果要当病人,就继续做治疗;如果不当病人,那么就不再与治疗师见面了。到了这一天,他从一酒店打来电话说,他已两周无症状;他要宣布的决定是,不再当病人到处看病了。治疗师说:“那样挺好,你可以不再见我了。”治疗关系贵在自然、坦诚、融洽。建立治疗关系的过程不要成为机械、刻板、做作的操作。希望以上9个方面的内容在提高关系意识,促进治疗师自我反映和增强人格魅力方面多发挥作用,而最好别使人缺乏创意,使治疗了无生气。
|
|

顾恺颉博士以信息
添加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