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8/14 10:32:04 点击: 作者: 查看咨询师 |
前程无忧曾就“你的职业生涯处于哪种状态?”进行调查,调查中近六成职场人表示自己“起点低,始终徘徊在低位”,这似乎成了绝大多数职场人现在所处的状态。在其他选项中有两成职场人表示正处于不安定的“动荡期”。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即将拉开帷幕,那些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们也再一次进入我们的视线,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如果说运动员也是一种职业,那么运动生涯也就能称之为职场生涯了。一些竞技场上熟悉的名字,他们的个人职业生涯也十分精彩。有大起大落的刘翔也有大器晚成的李娜,有高开低走的易建联也有稳步提升的林丹。也许,我们可以从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运动员身上,寻找一些关于职场的启示。
年少成名型
代表人物:男子羽毛球单打运动员 林丹
成长经历:
不必去细数林丹究竟获得过多少个男子羽毛球个人和团队冠军,因为他已经把能得到的冠军统统包揽了,27岁他就成了世界羽毛球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全满贯选手。他更是世界羽毛球历史上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超级全满贯”选手:奥运会(2008年),世锦赛(2006年、2007年、2009年、 2011年),全英赛(2004年、2006年、2007年、2009年、2012年),世界杯(2005年、2006年),汤姆斯杯(2004年、 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苏迪曼杯(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亚运会(2010年),亚锦赛(2010年、2011年),世界羽联总决赛(2011年)全部男子单打冠军和世界团体大赛冠军的运动员。
林丹目前保持着世界羽联自有排名系统以来,男单累计世界排名第一时间的最长记录,并且还保持着男单杀球325公里每小时的世界纪录。
职业生涯解析:
5岁练习羽毛球,18岁进入国家队。2002年8月22日,未满19岁的林丹首次登顶世界第一,并有了自己取胜后的招牌庆祝动作——行军礼。2004年全英赛,林丹战胜皮特 盖德夺冠,更被国外媒体称为“Super Dan”(超级丹)。 虽然是羽坛的超级冠军,但林丹并非完美,相反,他是一个很有冠军相但争议性也极强的人物,因为各种各样狂放的庆祝动作和场内场外的毫不掩饰的情绪宣泄,让许多人看不惯这个狂妄的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更是让贵为世界排名第一的“Super Dan”经历了痛彻心扉的“首轮游”。幸好林丹在教练和家人的帮助下及时调整过来,在奥运会后重振雄风,在2004年到2008年这段时间里,林丹所向披靡,收获冠军无数。
2008年奥运会之前的韩国羽毛球公开赛,林丹在决胜盘时因为一个误判而情绪失控,“挥球拍砸向对方教练”,让人担忧克制不住火爆脾气的林丹又要重蹈2004年奥运会的覆辙。幸好,彼时的“超级丹”已然成熟许多。2008年加冕奥运男单冠军后,林丹无论是在气势上还是心理上,都迈过了重要的一关,成为真正霸气的“超级丹”。
奥运金牌固然弥足珍贵,但亚运金牌才成就了羽坛第一“全满贯”。 2002年和2006年,林丹两次在亚运会上遭遇惨败。2010年亚运会前,林丹故意表现得满不在乎,放出“我已经是大满贯了,亚运会不过是洲际比赛,并不算世界大赛”的言论,但谁都知道,并且林丹自己心里最清楚,在职业生涯中,唯有亚运男单赛场还没有被自己征服。在2010年亚军会夺冠后,林丹毫不掩饰兴奋,进行了标准的脱衣庆祝后,他把战靴也扔了,最后给观众行了一个长久的军礼。“这块金牌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证明了自己,证明了一切的一切。”
职场启示:
1. 舍我其谁的霸气和求胜欲望。林丹年少成名,其职业生涯的辉煌耀眼前无古人。林丹身上有股与生俱来的霸气,竞技体育需要这样的霸气成就伟业。无论是体育场,还是职场,要取得非凡的业绩,一定要有不愿低头、不服输的性格。在强势上升时期,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便首轮出局,但林丹熬过来了,因为他坚信他的实力、他的努力,他会成为No.1,他就是No.1! |
|

顾恺颉博士以信息
添加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