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美国作家杰弗里·扬和威廉·西蒙在其著作《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中所言,乔布斯“在被自己开创的公司赶出去之后,在‘荒野’之中整整待了15年,在他重新回来的时候,他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转变。”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赠给毕业生这样一句话:“求知若饥,虚心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显然,一向自命不凡的乔布斯也意识到“foolish”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力量的局限性,而更愿意与其他人合作。
乔布斯将新的和谐理念扩展到对产业链和谐的认识上。他开始摒弃传统的封闭做法,不再执著于绝对完美主义的美学,而是将大门向第三方开发者敞开,尽管审核依然严格,做法依然强势,但是毕竟乔布斯打开了开放之门。苹果成为整个生态体系的一个环节,而不再是世界之外的“外星人类”。
正是在新的开放理念下,乔布斯领导的苹果真正将影响力扩展到全世界。乔布斯曾经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的,乔布斯的确改变了世界,不过不是用他的霸道和专横,而是合作与开放。这也说明他对“禅”的领悟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乔布斯是否能够像IBM的老托马斯·沃森一样幸运,有一位能继承他思想的领导人继续他的事业?在辞职信中,乔布斯“强烈建议执行我们制定的接任计划,提名蒂姆·库克为苹果CEO”。此前蒂姆·库克一直在苹果担任COO一职,曾在IBM供职12年,1998年年初,乔布斯重返苹果之后的第二年,他加入了苹果,成为乔布斯的副手。两人性格和作风完全不同,乔布斯脾气无常,而库克则温和敦厚。幸运的是,乔布斯没有将这位CEO“扫地出门”,双方密切合作了13年,蒂姆·库克最终“修成正果”。
只能说乔布斯改变了,变得更加注重整体的和谐,而不再只是“一厢情愿”。乔布斯成功地将苹果融入整个生态体系之中,并进而成长为产业链的领导者。此时的苹果“牵一发动全身”,需要的是一位谨慎的、能兼顾各方利益的领导者,而库克无疑符合这一要求。乔布斯没有忘记自己的目标,“从事造福世人的伟大工作”。他从禅中找到自己的理想,也从禅中悟出和谐之道。禅改变了乔布斯,而乔布斯则通过禅改变了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