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方法
纵观乔布斯重回苹果之后推出的一系列产品,iMac、iPod、iPhone、iPad等,共同的也是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简约。最直观的外观、最简单的操控方式、最直指人心的功能设计……这些都让苹果产品的用户为之疯狂。
而主宰这样的设计方案的,不是所谓的市场调研或者消费者的意见,而是乔布斯精神世界。乔布斯相信通过内心的明悟,能够找到一条终极的产品之道。这是禅给他带来的启示。
宁静的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禅要求人们放弃已有的知识和逻辑,用源自内心的感悟去解决问题。所以,禅是一种方法论,它告诉世人,最简单、最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尽可能多地积累知识,而是通过禅定来获得“证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的智慧”。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点评乔布斯“做了经典的减法”,也证明了乔布斯从禅宗中得到的简约理念。“我相信乔布斯花了很多时间在内省,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只不过他可能不愿意讲出来。”“我想乔布斯在做产品上有一种哲学的高度,他真的能够做取舍。”乔布斯从禅中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在里德大学接触到禅宗之后,乔布斯曾经放弃一切到印度去寻找禅的真谛,寻找生命的意义。这种近似疯狂的举动当然不为世人所理解,但是乔布斯却从中悟道,产生了一个愿景:有朝一日,要在美国一个宗教世俗化的社会中,借助人们迷恋消费和物质的享受的弱点,创造一家公司,把宗教和商业结合起来。也许这也是乔布斯为他创立的公司命名为“苹果”的原因,苹果就是伊甸园里的“禁果”,人们渴望得到它,即使不惜因此而犯下罪孽。
正因为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乔布斯从印度回来之后积极筹备自己的公司。乔布斯的好友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答应与乔布斯合作,于是1976年4月1日愚人节这一天,苹果公司成立了。乔布斯或许是一个专断的人,因为乔布斯从来不认为顾客就是上帝。据说,苹果早期市场营销部门也包括了乔布斯本人,他会看着镜子中的身影问自己需要什么。在处理客户关系上,乔布斯相信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名言“如果我问顾客想要什么,他们可能会说自己想要一匹快马。”所以,乔布斯不相信客户,他相信自己的内心。但是内心里,乔布斯却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乔布斯每天清晨醒来时,总是会问自己:“假如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天,我应该做什么?”是的,乔布斯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对他自己而言最有意义的事情,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他的态度简单而坚定“No”。乔布斯在经历过死亡威胁之后,悟道:“如果佛祖保佑我重获健康,我将用余生去从事造福世人的伟大工作。”
正是抱有如此热烈的理想,乔布斯才没有在禅中沉醉,他将参禅视为一种途径,通过禅找到造福世人的方法。这又和佛教“慈悲”的说法不谋而合。所以乔布斯的佛教信仰不是“小乘”,而是“大乘”,他能由己及人,他比消费者更了解他们到底需要什么。
“禅”是和谐
在事业上,乔布斯制造了无数的敌人。在苹果公司,除现任CEO蒂姆·库克之外,历任CEO都是他的敌人。他将自己视为苹果的拥有者,不允许其他人对他的决策提出异议。乔布斯之前,苹果历史上有五位CEO,没有一位在苹果善终。他们离开时,都公开批评苹果的文化和乔布斯的管理风格。
早年的乔布斯就是这样,他从来不是一个维持平衡的人,而从来都是打破平衡的人。跟他一起工作生活过的人都难免会受到伤害,而这样的做法显然与“禅”背道而驰。
禅宗的特点正是将诸法实相、真如之理,与众生的自心、本性结合起来,强调“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禅的世界是一个“和谐”的世界。被逐出苹果之后,乔布斯开始反思。他意识到自己需要做出改变,于是他又从禅中寻找力量,试图缓和自己与世界的紧张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