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6/13 16:33:18 点击: 作者: 查看咨询师 |
据此,可以推测这个家庭中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父亲的形象。因为,按照精神分析理论,一个人的自我成长,需要超我的约束才行。而超我也恰是当儿子在产生恋母焦虑的时候才会产生的。弗洛伊德认为,在3—6岁的阶段,男孩寻求对生殖器的快感,他们一方面对母亲形成潜意识的性欲,同时又对父亲产生嫉妒和憎恨,把父亲当作自己的竞争对手。由于以上的这些情感,男孩既感到羞愧,又感到对来自父亲的惩罚的潜在恐惧。同时,弗洛伊德又假设,儿童通过压抑自己的本能和认同作为竞争对手的同性父母,最终能将父母的价值观整合进来,儿童超我的力量就获得了增长。 具体到案主身上,很可能他的父亲的心理形象很弱小,无法在儿子产生恋母情结的时候,来让儿子产生惩罚焦虑,从而约束儿子的欲望。而这一点也在后来案主的描述中得到相关的验证,就是案主自述“他常常会在家里没人的时候穿上女人的衣服,抚摩穿着丝袜的腿,感到很兴奋,有时还会这样自慰。过后会自责,觉得自己这样不像个男人,会被人看不起。”这完全可以理解为,他在性心理层面象征性地在自己的家中获得了母亲,但同时,感到自己不象个男人,因为,他无法认同自己的父亲,也就是“看不起”父亲,因为父亲当时没有像个男人那样地来保护母亲,从而,也没有教会自己的儿子,如何去追求自己母亲以外的女子。 在治疗方面,首先可以通过认知疗法,让他不要焦虑。因为22岁相对于性体验,并不是很晚的年龄,可以一步步地在现实中与异性的交往过程中纠正改善。然后,通过行为疗法来进一步让他在情绪层面获得直接的放松体验。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可以先用替代法,用比较不具性象征物品的东西来渐进取代丝袜等物品;或是利用转移注意力及冲动能量的方式,来消减不良癖好。比如,当他想搜集或观看抚摸女性物品时,以运动或是其他事情代替。 另外,建议案主去专业机构做精神分析,在心理性格中重新找到父亲的位置,逐渐让自己意识到幼年时对母亲的依恋,以及这种依恋的局限性。当然,治疗的目的是让他的自我得到成长,能够克服自己的情结困惑,变得更加现实,通过积极学习正常的性行为模式,摆脱不良癖好的困扰。 |
|

顾恺颉博士以信息
添加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