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管小姐自己说,她的母亲是一个十分贤惠传统的女人,在家里扮演了一个非常好的家庭妇女角色,不管是老公孩子,或者公婆长辈,她都尽可能地照顾周全,周到细心地为每一个人着想。但管小姐的父亲却很少对自己的妻子表露出情感及关爱,哪怕管小姐的母亲竭尽所能地做好一切事物来讨好她的父亲,在通常情况下,管小姐的父亲对此还是无动于衷,偶尔一些热情的回应都会让她母亲欣喜若狂。管小姐回忆,父亲从没给母亲买过礼物,更没有任何亲昵的举动。更多的时候都是一家人冷冷冰冰地吃饭,他也从未给母亲夹过菜。每天,都是父亲的不苟言笑和母亲劳碌的身影。
付出没有回报暂且不说,一个女人从丈夫那里得不到一点关爱和抚慰,让她这么多年的隐忍和委屈终于爆发了。在管小姐二十几岁的时候,她的母亲终究还是不能忍受父亲的冷漠,在多番争吵后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婚。 可是管小姐对父亲的印象却不是很糟,因为父亲很少发脾气,也没有家庭暴力,所以她当时并未认为父亲有什么不好。但她承认长期以来确实没有得到过父亲的关爱。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审视父亲作为一个丈夫的表现,他确实是一个过分冷漠的男人。
在管小姐的意识里,女人一定要为对方做些事情,而且她说:“不知道为什么,从小母亲就这么要求,而且要是做的不好,她会狠狠批评我。我未婚夫很明显不会照顾自己,他需要我。”显然,她从来没有怀疑自己做的对错与否,认为如果自己错了也不会像现在这么优秀出色。 她给人的感觉仿佛生活在一个个规则之下,在别人看来她活得太累,没有情趣。可是她觉得这样是对的,并没有感觉很沉重。关心对方,体贴对方,尽可能地帮助照顾,按说是一个男人求之不得的好事,但是在这两个人的世界里却显得多余和累赘,甚至成了一种负担,两个人都不能理解对方的做法。
过错:把自己的生活规则强加给别人
管小姐的遭遇,仿佛就像我们老百姓经常说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她那么细心呵护关心贝先生,没有得到感谢和回应,反倒使对方不胜其烦。说到底是她一直生活在自己的规则之中,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正确的,而且条件反射一般地关心别人,纠正对方生活中的点滴。就像她自己说的,现在的她仿佛当年的母亲,对方的一个笑脸和认可就能让她高兴一天,这样的状态让她觉得很悲哀。
●咨询师处方
在现代沟通理论看来,大多数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事情都可以用 “沟通”和 “元信息传递”来描述。在沟通层面,我们可以发现行为信息或者面对面的沟通构成了大部分的人际互动。人类互动本质上大多是语言的,并且包含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提出的真实要求和需要,如 “请和我一起约会”。而 “元信息传递”是在非语言层面上进行的,包含着一些难以说清楚的信息。在这个层面上,人们通常会发现诸如此类的信息,如 “否则我不会让你好过的”。而恰恰是元信息,常常最为准确地记录了一个人早年关系的情绪特质。
具体到管小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她的语言 “沟通”层面都是些正常的要求,例如她要求贝先生不吃肥肉、油炸、高胆固醇以及高热量的食物。但是,她的“元信息传递”的信息却是 “你欠我的”。类似管小姐这样喜欢刻意迎合别人需要的人,往往还会说这样的话: “我这么努力,是要使事情对你来说变得容易一些”,“我拼命工作,你并没有意识到我为你做了多少事”, “你总是认为我为你付出是理所应当的”——也正如管小姐自己伤心说的:“我那么为你着想,又付出那么多,为什么你就不能理解呢?”
那么,这种 |